学党史 悟思想丨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新时代的中医药事业270
发表时间:2021-04-13 15:08 中国共产党 与新中国、新时代的中医药事业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今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不断、绵延至今,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健康、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古代科学的各个分支中,只有中医药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历经两千余年的实践检验,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的传承,被称作是“文化瑰宝”。 但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医药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 1822年,清道光皇帝在太医院取消了针灸。 1903年,清政府制定大学堂章程,医科29类,药学17类,中医中药只是其中的一类,被边缘化。 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学校学制和各类学校条例,对医学教育只提西医,只字不提中医,发生了“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1929年,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卫生委员会议,将中医称为“旧医”,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和《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形成了震动全国的“废止中医案”。众多中医药人士及各届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强烈抗议,最终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抗争胜利,医学界人士将每年的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早在井冈山、延安时期,就十分重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对中医问题,不只是给几个人看好病的问题,而是文化遗产的问题,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问题”。 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医研究班。 1956年,中央召开了西医学中医的卫生厅局长会议,决定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各建一所中医大学。 1958年3月10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再次提出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文化的问题。同年10月11日,毛泽东致信杨尚昆,在谈到西医离职学中医的问题时指出:“我看如能在一九五八年每个省、市、自治区各办一个七十至八十人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以两年为期,则在一九六○年冬或一九六一年春,我们就有大约二千名这样的中西结合的高级医生,其中可能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 1959年1月21日,毛泽东批发邓小平送审的《人民日报》社论稿《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再次强调全党要认真对待中国医学文化发展的问题。 刘少奇在传达毛泽东关于中医工作的指示会议上强调,首先要弄清楚,这不仅是为了中国的问题,同时是为了世界。中医问题,关系到几亿劳动人民防治疾病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和提高民族自信心的一部分工作。 周恩来非常重视中国传统医药遗产,为创办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和最早的四所中医学院做了大量工作。 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我国有几十万中医散布在全国的农村和城市 ,各级卫生部门认真地团结、教育和使用他们 ,并且同他们合作来把中国原有的医药中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加以整理和发扬”。 1955年 12月 ,周恩来在中医研究院成立会上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59年 4月,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应当团结中西医 ,组织他们共同为人民卫生事业服务 ,共同发扬祖国医学和发展医学科学”。 朱德多次在会议和基层调研中讲到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的重大贡献,要求大家一定要珍惜中医、重视中医。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确立法律地位。同时,邓小平对中医的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专家和22个国家的卫生部高级官员参加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将每年的10月22日确定为世界传统医药日。江泽民为大会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教育医药卫生联组会上讲话指出,“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 胡锦涛提出,“把生物科技发展的成果与我们民族积累的宝贵医学财富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在筹备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胡锦涛在服务现场接见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称赞同学们“做得好”,对同学们学好中医、用好中医、服务人民,服务现代化建设给予了巨大鼓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中医药的系列重要论述,表明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继承了我们党和国家重视中医药的光荣传统,从中国古代科学、中华文明的广阔视野中,开辟了认识中医药的新境界;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上,指出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明确方向和要求。 2010年6月20日,习近平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2015年12月,习近平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里说道:“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颁布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 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 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开创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